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珠海市认真履行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建设主体职责,积极配合大桥主体工程和珠海连接线项目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港珠澳大桥项目基本情况及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港珠澳大桥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散石湾,至于粤港分界线)、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港珠澳大桥工程全部投资估算为729.4亿元(静态投资约651.5亿元),其中桥隧主体工程为347.2亿元(静态投资约310亿元)。海中桥隧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大屿山散石湾,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全长35.6千米,其中香港段长约6公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
 
(二)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基本情况
 
根据批复的工可,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分别由各方建设、各自独立管辖,香港口岸区设置在香港境内,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在澳门明珠点附近内地水域填海同岛设置。
 
珠澳口岸及人工岛总投资约为128.5亿元,其中珠海口岸及人工岛投资(69.2亿)、澳门口岸及人工岛投资(55.5亿)。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共分为大桥管理区、珠海口岸管理区、澳门口岸管理区三大部分,由粤港澳三方委托珠海市统一实施。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总概算为23.86亿元,其中珠海口岸管理区概算12.37亿元、澳门口岸管理区概算为8.26亿元、大桥管理区概算为3.23亿元。
 
(三)珠海连接线基本情况
 
根据批复的工可,珠海连接线工程起自珠海口岸人工岛,经湾仔、珠海保税区北,止于珠海洪湾,接拟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珠海南屏至洪湾段,全长约13.3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全线在南湾、横琴北、洪湾等3处设置互通式立交。
 
珠海连接线估算投资约43.7亿元,由广东省交通集团负责对项目“代管代建”。
 
二、实施及组织管理总体方案
 
(一)工期。
 
预计6年,计划2016年底建成通车。
 
(二)管理架构。
 
1、按照国务院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在大桥建设期间仍保留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参加,主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中央事权和相关重大问题。
 
2、设立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由广东省政府作为召集人,港澳政府参加,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并对项目法人在海中桥隧主体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中的行为进行监管。
 
3、项目法人由广东省牵头、粤港澳三方共同组建(暂名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运营管理。
 
4、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组织成立项目技术专家组,为专责小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和项目法人在重大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的论证以及重大工程问题的处理措施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大桥建成后运营及管理模式
 
大桥运营及管理总的原则是:按照属地法规各自进行管理。但实现三地交通管理、运营管理等信息互通,并建立紧急救援联动机制,确保大桥“安全、高效”运营,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
 
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政府还贷公路模式建设,经测算,项目2016年平均交通量为28000辆/日,2035年为90000辆/日,工程自身财务效益较差,目前拟按以下标准收费:私家车150元/次、旅游巴士450元/次、货柜车115元/次、普通货车60元/次,每5年上调一次,需27年左右能还清贷款,经国务院同意,将收费期限延长至30年。
 
三、项目近期进展情况
 
(一)主体工程进展情况
 
1、2009年10月2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010年2月5日,主体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初步设计专家评审。
 
3、2010年7月下旬,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启动公开招标,2010年11月18日公示招标开标结果,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该联合体的投标价为131亿元,是迄今为止我国交通行业单个标段和设计施工总承包标的额最高的中标。
 
4、加快银团筹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按照中行提供的筹组银团时间计划表加速开展工作,力争全力配合中国银行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银团筹组。
 
5、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技术设计。2010年8月30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技术设计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为桥梁施工图设计招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进展情况
 
珠海市政府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建设主体,成立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建设管理职责。
 
2009年11月填海工程已完成施工及施工监理招标。施工中标单位为中交一航局联合体、中交四航局联合体;监理中标单位为广州南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12月15日,填海工程正式动工。
 
目前填海工程有序进行,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10年10月底已完成投资3.8亿元。东、南护岸基槽挖泥已在今年7月底全部完成。东、南护岸部分堤心石抛填(长约1600米)已露出水面,计划今年全部出水。四脚空心方块预制已完成约77%。分隔围堰、西护岸袋装围堰及抛填砂施工已全面开展,其中分隔围堰及南标段西护岸预计将于今年11月出水。
 
(三)珠海连接线项目进展情况
 
2009年5月成立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项目管理处,正式接手珠海连接线的前期筹建工作。2009年10月全面开始初测和初勘工作。2010年1月20完成了由省交通运输厅组织进行的初测验收工作。预计2011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审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港珠澳大桥开工赋予了珠海新的历史机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下一阶段,我市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以下工作:
 
(一)完善工程监管机制。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建设主体,珠海市责任重大,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加强协作配合,明确各方责任,确定项目管理目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实施委托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保证机制。二是建立以按期通车为目标的计划进度控制保证机制。三是建立以有效控制投资为目标的投资控制保证机制。四是建立以人员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工程安全为目标的HSE控制保证机制。
 
(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一是建议省政府尽快落实中央补助资金比例,尽快落实珠海口岸管理区填海工程广东省应垫付建设资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广东省和珠海市下一步资金筹措的方案。二是尽快协调确定人工岛珠海口岸建设和融资主体,开展珠海口岸工程前期研究和设计工作,及早提出深化口岸功能规划布局方案。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澳门口岸人工岛行政和司法管辖权及土地租赁问题。
 
(三)认真履行建设协调职能。一是加强工作衔接,调动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性,为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主桥各营地建设、用地用海、征地拆迁、物料供应、行政审批、现场协调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对上衔接,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沟通力度,争取各方对项目的支持。二是大力支持港珠澳大桥三地委及大桥管理局工作,协调解决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需珠海市解决的问题。三是加强与珠海连接线项目管理处协调,协助其形成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初步设计方案,做好珠海连接线涉及的征地拆迁协调服务工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建设规模宏大,所处区域地理条件复杂,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对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很高。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努力把港珠澳大桥建成世界一流的桥隧工程和绿色高效的交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