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西部开发战略提出二十多年

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堪称特区成立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最大手笔。据有关部门预测,建成西部中心城区,所需资金将以千亿计,政府耗费如此大的代价究竟是否值得?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总面积占珠海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西部的金湾至今无主城区,斗门虽有主城区,但受制于规划瓶颈和时代的局限性,规模小、档次低、环境较差,已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老城区香洲工业和商住用地的日趋饱和,珠海城市空间急需向西拓展。

启动珠海西部城区建设的呼声由来已久。1988年,珠海首次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2008年,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全会提出实施“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要推动西部中心城区建设,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完善“一条主轴(情侣路、珠海大道)、两大板块(东部、西部)、三区一城(香洲核心城区+横琴新区+西部中心城区=新的主城区)、若干组团(与产业园区相配套的城镇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西部中心城区的启动标志着这一城市新格局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有关人士认为,建设将有助提升珠海城市容量,释放、缓解老城区的压力,同时缩小东西部差距,并为西部工业发展提供服务配套。

蓝图

山水环抱 田城相依

西部中心城将被打造成滨江田园风貌、紧凑型生态城市

西部中心城区未来将建成啥样?政府的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蓝图:西部中心城区将被打造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滨江田园城市风貌、紧凑型生态城市。在城市外观上,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将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要素,注重水系景观的特色塑造,将自然水系贯穿于城区内部,保留片区内特色的沙田风光,并构筑生态廊道,使城市的生态空间不因城市的扩张而遭到破坏。

绿色田园作为城区鲜明特征

在城市形象上,西部中心城区将形成蓝天绿野、河岸生活、山水环抱、田城相依的城市形象,使绿色田园成为西部中心城区的鲜明特征。

在公共服务设施上,西部中心城区将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建立市级主中心———市级次中心———区级主中心———区级次中心———社区级中心多层次公共服务网络。保证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

同时,西部中心城区核心区功能主要以行政商务办公、金融商贸、商业购物、博览、展示与会议、休闲娱乐、体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中心,承担西部城区的中心服务功能,设施配置为市级配套,形成城市地标性区域。

未来还将建设BRT、市内轻轨

在交通方面,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还将吸取历史经验,坚持以“公交优先、出行便利”为前提,未来将着力发展BR T、公交巴士、市内轻轨三种公共交通,目前已开始规划城际轻轨和城市轻轨,将东部主城区轨道向西延伸,并与西部中心城内规划的一条南北向轨道交通,形成十字形的轨道交通格局。其中,区内以公交巴士为主,BR T和轻轨主要联系西部城区和香洲主城以及港区和温泉组团之间的交通。届时,困扰西区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将彻底解决。

城区分五大板块八大片区

在规划结构上,西部中心城区将分五大板块,即实力板块、活力板块、潜力板块、动力板块、魅力板块。在此基础上,政府将根据水系走向和山体以及现状的一些农田,局部进行打通和梳理,打造五大生态走廊,最终和绿化通廊一道形成“五大通廊,八大片区”的规划结构。八大片区分别是斗门综合区、北部产业区、白藤湖综合区、田园生活区、核心区、金湾综合区、南部产业区、西湖休闲度假区。

定位:香洲产业疏散的容纳地

政府对西部中心区寄予厚望,将其定位为珠江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中江城市群的高质量生活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以及智力创造和管理调控的高地,在城市功能上,西部中心城区将是“具备市级配套功能(特别是空间需求较大的集会型文化设施)的服务中心,生态化的人口集聚中心,香洲城区产业疏散的容纳地,西部沿海产业带的专业化产业服务中心”。

数字

人口规模:规划综合人口规模约为140万。

用地规模:总用地面积193 .17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29 .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06%。

区域内环境优美,山水宜人,拥有水域23.88平方公里,林地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