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西部中心城区挂牌施工。根据规划,未来珠海将形成“三区一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西部中心城区将与香洲核心城区、横琴新区一道构成珠海新的主城区,珠海的城市人居格局将随之被改写。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发展定位为粤港澳合作的高端要素聚集区,西岸崛起的生产性服务中心以及特区转型的新兴服务区和生态宜居示范区;发展的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滨江田园之城,职能定位为“三基地一新区”,即区域生产性服务基地、商贸物流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示范区。
根据《珠海西部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专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整体空间布局将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九区”空间结构,发展建设重点将集中“L”形的城市综合服务轴上,通过生态系统梳理和组团的合理,塑造江山入城、田园间隔、组团发展格局。
再造一个中心城区
规划提出“三区一城”和“若干组团”的概念。相关人士解读说,“三区一城”即“香洲-西部中心城区-横琴”为一个主城区,作为独立个体的三个区之间需要协调互补。也就是说,西部中心城区将被赋予和香洲区和横琴一样市中心的地位。
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海市西部地区,规划范围东至天生河、坭湾门水道,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机场高速、鸡啼门水道,北至粤西沿海高速。规划区涉及斗门、金湾两区,包括井岸镇、白蕉镇、斗门镇、乾务镇的部分地区,以及红旗镇和三灶镇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247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建成区面积约为48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内目前有34万人口,规划到2020年,人口数量达到90至100万人,“初步实现再造一个新珠海的目标”。
据悉,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目标,将是把其建设成为“区域生产性服务基地、商贸物流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宜居新城示范区”,即“三基地一新区”。同时,该研究也勾勒出西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的蓝图“一轴两心九区”组团式空间布局模式,塑造出“江山入城、组团发展”的西部中心城区整体格局。
其中,一轴即一条“L”形城市综合服务轴;“两心”指的是“西湖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城市综合服务核心”;“九大片区”包括斗门综合区、白藤湖综合区、金湾综合区、田园生活区、新青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三灶工业园以及科研孵化组团、三灶组团。
L形核心区起统领作用
在总规中,西部中心城区规划有一个“L”形的核心区,集纳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及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功能。该“L”形区域的竖直部分沿机场北路分布,北起黄杨河南岸,南至西部中心城区的南界;水平部分则从机场北路向东至坭湾门水道,与规划中的金海高速相接。
根据珠海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初稿,作为西部中心城区建设的率先启动区,斗门区级中心和金湾区级中心均处于核心区的边缘,并不在“L”形城市综合服务轴的范围内。据了解,西部中心城区实际上更多是在规划上体现出“轴”的概念,起到统领斗门、金湾两区和西部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
据了解,该区域将重点承接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这一核心区横向可向南湾、横琴地区延伸,并与香洲主城区形成‘U’形的全市核心地带,弥补珠海被坦洲断开、呈现哑铃形的区位不足。该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将有可能整合整个珠海的城市资源。
目前,该“L”形核心区大多是未开发的农田,尚没有规模的商业或者公共设施。未来根据规划,“L”形核心区将集纳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及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功能。
相关专家认为,“L”形核心区有利于打破行政界限,促进西部中心城区南部板块、斗门和金湾的同城一体化发展,实现对于周边区域的带动和片区整合。
据了解,“L”形核心区将已高品位进行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吸引大的品牌专卖店入驻。这一区域不仅要服务于珠海西部地区居民,还要服务于全市、珠江口西岸,甚至整个珠江三角洲。 曾怡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