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客地圖導航 撬動商機
官方先後公佈大型IP裝置的吸客量,在兩處民生區落戶的“夢幻花園”IP,推出約八十日,成功吸引逾廿四萬人流;以潮玩為主題、分散四個不同景點的“漫遊澳門”IP裝置,不足一個月引客逾十五萬。兩大IP分佈位置、吸客目標不盡相同,有理由相信受眾未必重疊,意味着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客量。
借助IP自帶粉絲流量的巨大效應,宣傳效益以倍數放大,疊加官方全方位的宣傳渠道,掀起了一片打卡熱潮。旅客喜聞IP相繼而至,為社區帶來滿滿人氣,引流達標,最終希望丁財兩旺。由於IP座落的社區環境,有的先天不足,步向老化,難谷消費;有的靠近路氹的大型度假村近水樓台,自身亦是成熟的商圈,結果越來越火,兩極化條件亦是疫後各區普遍存在復甦不均的體現。
打破社區復甦不均困局,透過IP活動料可改善引流問題。下一步打造充滿活力的消費商圈、營造購買氛圍,才是留住消費力的關鍵。將原本想匆匆“打卡”後再趕往下一行程的旅客,變為願意多逛一會、擴大遊玩直徑的消費者,需要創造誘因。
北區是疫後消費流失的重災區,遲遲難以修補。官方先後為北區引入不同活動,創造聲浪引客,雖收到效果,但欠缺延續性。有的商戶感到旅客只來打卡不消費,旅客則認為消費商品不對口,欠缺逗留的理由。如何有效搭建消費橋樑,除了拉近供需雙方對商品及服務的期望,宜先創設機會發現對方。
近日經科部門與商會推出“祐漢黃金街網紅宣傳計劃”,利用網紅流量,為區內十八家授予信誠店的黃金首飾店宣傳,樹立街區特色,打破旅客習慣去新馬路或大型商場購買金飾的地理局限。這些店舖的產品路線與定位,料可迎合年輕旅客需求。且祐漢黃金街與祐漢公園的“夢幻花園”IP裝置,僅數分鐘行步距離,可連線共享客流,結合祐漢街市熟食中心的美食,聯同區內的特色店,等於織出一張打卡、消費到美食的引客地圖。要成功轉化為消費商機,有待商戶給力。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