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凸顯國內撕裂與國際風險
美國參議院七月一日通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這場立法會議結果暴露美國國內兩黨有較大分歧,更對國際經濟秩序與地緣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法案核心是延長特朗普時代的減稅政策並削減醫療補助等社會福利,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其或將導致未來十年國家債務激增3.3萬億美元。這一舉措引發全球市場關注,尤其對美國債務風險與國際貿易關係帶來連鎖反應。
法案中原本包含的“報復性稅制”條款,因與G7國達成的國際稅負共識衝突而被刪除。根據今年六月達成的協議,G7國同意豁免美國企業繳納15%全球最低稅率,作為交換,美國取消對他國的報復性稅制。這一調整雖暫時緩和跨大西洋稅務爭端,但卻凸顯美國在國際稅收合作中的雙重標準。
法案引發的債務危機對國際金融體系構成直接威脅。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顯示,法案將使美國聯邦債務在二○三四年突破GDP的134%,30年期美債收益率年內曾突破5%,主權信用評級遭穆迪下調。市場擔憂,美國濫用美元霸權舉債將加速“去美元化”進程。法案引發的國內政策動盪也波及跨國企業。其中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公開決裂成為國際焦點,這種政治不確定性,將降低外資對美投資信心。
法案下一步將送交眾議院表決,若無法在七月四日前達成共識,將進入漫長的協商程序。這場立法博弈的結果,不僅關係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治生涯,更將重塑美國在全球經濟與戰略格局中的角色。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美國國會的下一步動向,以及這場《大而美》實驗對世界秩序的深層衝擊。
工銀澳門金融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