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搖擺 靜待破局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以來短短三個月,市場主題更迭迅速。四月初,市場聚焦於關稅恐慌情緒;其後關注點便轉移至美元貶值上。如今,交易邏輯圍繞着關稅“降級”的可能性與具體路徑推演。特朗普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多次對外公開表示,美國政府各部門均與中國就貿易問題密切聯繫。但中方堅決否認正在進行相關談判,這令市場對貿易局勢走向充滿疑惑。彭博上周五頭條新聞報道稱,由於成本上升,中國據悉將免除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
關稅問題難達共識
可以想像的是,儘管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左右搖擺,中美雙方料難以就關稅問題迅速達成共識,但資本市場暫時可算是選擇性相信。面對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此前遭受拋售的美元資產,近日反彈。不過,自年初至今,美元指數累計跌逾一成,創下二十多年來最大跌幅。即使市場對美元資產的拋售似乎進入冷靜期,但從根本上面對的難題仍是市場對美國相對增長情況的判斷、對美元資產的信心,甚至是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和避險資產的地位。
同時,市場仍正等待亞洲經濟體貿易數據,以印證關稅對經濟產生的影響與衝擊。無論如何,估計後續市場可能會更依賴數據和頭條新聞來進行交易。
中國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月廿五日召開會議,並提出“四穩”概念,即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和穩預期。這個新框架呼應一八年七月卅一日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的“六穩”,當時正值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最嚴峻之際。
穩就業強化安全網
對穩定的再度強調,反映領導層的底線思維。就業仍是民生之本,也是消費關鍵驅動力。政治局特別指出,對受關稅影響嚴重的企業,政府將提高失業保險返還比例,以幫助穩定就業,並將努力加強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強化社會安全網。
在宏觀政策方面,表述已從“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轉為“加緊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明確傳遞出一種迫切感,即要加快現有措施的執行速度。在財政政策方面,這項轉變意味着政府公債發行速度將加快。超長期專項政府公債和注資專款債券已於四月廿四日開始發行,比二四年提早約一個月。這種財政措施的前置符合盡早行動的整體指導方針。
銀行資金成本下降
貨幣政策方面,政治局強調“適時降準減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中國央行四月已開展規模超預期的六千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實現五千億元的淨流動性注入,這是自二三年十二月以來最大規模的中期借貸便利淨注入。因此,中國銀行間市場的資金成本顯著下降。
目前,央行似乎透過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有針對性的結構性措施,很好地管理流動性。但鑑於當前情況,包括與關稅相關的外部壓力、國內通脹趨勢低迷,以及五月和六月政府債券發行計劃更為繁重。筆者所在研究團隊認為第二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窗口實際上已開啟。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 王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