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低 客量多搭夠
商戶:行人區帶挈 首天生意增三成
【本報消息】氹仔舊城區臨時行人專用區於“五·一”黃金周首天啟用。雖然昨日天氣不穩定,無礙旅客出遊興致,官也街附近一帶多家小食店大排長龍。有商戶認為,假期首天生意較平日增三成,尚算理想。盼未來數日天公作美,更多旅客進區消費,帶動生意進一步增長。
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五·一”假期首天,訪澳人潮湧至,氹仔熱門景點官也街一帶人山人海。有小食店東主樂見臨時行人專用區再次啟用,認為可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吸引佢哋更願意嚟呢區遊玩。”假期首天客量符合預期,並提早增加備貨迎接黃金檔期。雖然午間曾下微雨,但天氣放晴後,旅客陸續回到街上覓食。
昨日旅客多以年輕客、家庭客為主,多數是“分享型”消費,人均消費不算多,但勝在客量夠,粗略統計首天店舖生意較平日增三成。期望後續天公作美,最理想是整個假期生意可較平日增五成。
另有臨時行人專用區附近的餐廳經理認為,行人區啟用可便利旅客隨意遊逛。昨日所見,不少旅客被創意市集及街頭表演吸引,從街頭逛至街尾。若天氣晴朗,遊逛的旅客將更多。
昨日也有不少家庭客在遊逛時留意到店舖,並進店消費。該經理引述有顧客在閒聊中坦言,“如果冇開設臨時行人區,未必會行到咁入。”期望以後大時大節政府可恆常開設行人區,便利旅客出遊,惠及周邊商戶生意。
增宣傳提升知名度
有小食商戶表示,或因自家品牌知名度不夠高,不少旅客更樂意在官也街購買小食,再步行至行人專用區附近街道。後續會加大在社交平台的宣傳,“畀更多旅客見到我哋。”有臨時行人專用區市集商戶表示,首天人流較預期多,但旅客多數拍照“打卡”及遊逛,“睇多過買”,消費意慾不算高漲。未來數天會更積極宣傳,希望可吸引旅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