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賭收難達標 最多2,200億?
【本報消息】今年四月賭收188億元,有博彩業者稱超出業界預期。上月初中美貿易戰再升溫,離岸人民幣見十五年低,無論投行或業界,已預計賭收會放緩。不料復活節市面暢旺,帶動期間的日均賭收升6%。首四月的月均賭收均未達200億元,加上整體消費力減弱與政策約束,料全年賭收約2,100億元。另有學者認為,旅客人均消費低,但客量向上,“人頭數”增加可補充到消費力,料全年賭有機會落在2,200億元。
客輸億元數字藝術
有業者表示,四月復活節假,港客增加,但旅遊與消費心態與內地客有鮮明差異。內地客把博彩視為行程核心,港客傾向作為行程一部分,故港客偏向娛樂體驗,投注克制,有種“來日再戰”的心態。內地客博彩意慾強,常以重拳出擊參與。
四月只有復活節假,以港客帶動,故業界預期四月賭收可突破170億元已是極限,但最終達188.58億元,相當“爆冷”。
問及現時博彩消費情況,有傳有大客輸億元,業者稱往往是玩家在不同娛樂場的輾轉,經歷多次輸贏的波動,如先在A場贏取四五千萬元,轉至B場後因操作失誤“回吐”並可能倒貼數千萬元,最終賬面顯示“淨輸逾億元”,但實際本金損失僅數千萬元,只是“數字藝術”。現時“一次性豪賭”不復見,因資金借貸鏈條收緊、銀行對大額資金流動的監管越趨嚴謹。
賭客普遍捂緊荷包
賭客消費力趨弱。從國際看,全球供應鏈調整仍處膠着狀態,美國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這為市場提供一定基本面支撐。但消費者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捂緊荷包”成普遍選擇。從政策層面看,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內地對資金流動的監管持續加大。以往灰色地帶的“靈活操作”空間被大幅壓縮,甚至正常資金周轉面臨更嚴格審查。種種壓制,影響博彩消費的資金活躍度,與賭客的玩樂心態。
對於“五 · 一”黃金周假抱觀望階段。過往業界推出的酒店房、各式優惠吸引客人來澳玩樂的額度,往往到四月中已“爆滿”。但今年四月最後一周,這些額度仍有很多。現時“穩字當頭”已成為業界共識,由短期爆發式增長的期待,轉向長期可持續性的考量,全年賭收相信約在2,100億元。
消費不足人頭搭夠
亞太博彩研究學會會長曾忠祿表示,首四月賭收仍未達到政府每月平均200億元的預算水平,本年度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按目前走勢,旅客人均消費低,但客量仍向上,“人頭數”的增加,可補充到消費力,全年賭收有機會落在2,200億元。